自己是紫砂壶的爱好者,经常有朋友同学问我怎么挑选紫砂壶,针对紫砂壶来说,我尽我所知所学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
一、挑选目的挑选紫砂壶,一般是下面几种目的: 1. 送礼, 2. 收藏, 3. 自用, 4. 纯粹的喜欢等等, 这几类目的来说,大众的经典器型是基本都适合的,出水好一点的,容量不要太大的,常规泥料做的壶。 经典器型基本是流传很多年,都会做,比如西施壶、石瓢壶、仿古(鼓)壶等等,经典器型比较耐看、美观,可以长期使用。另外,出水得要好,那么什么是出水呢?
二、出水效果经常有朋友会提到壶的出水问题,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紫砂壶的出水孔越多,出水越好呢? 出水孔大致有三种: 1.独孔(多见于年代久远的老壶,做壶工具多是用竹子做成的,大多是戳的独孔); 2.网孔(现在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出水孔,有7孔、9孔、14孔等); 3.球孔(半圆球形,上面密密麻麻的细小孔眼,为了更好的过滤茶叶) 常见的出水孔就三种类型,回答下上面提到的很多朋友最常问的问题“是不是紫砂壶的出水孔越多,出水越好呢?” 壶的出水孔数与出水效果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以出水孔数作为判断壶的出水效果的观点是错误的。壶的出水效果取决于四个因素:1.水压;2.气压;3.水动力;4.出水量。 出水的快慢,不只是影响水流弧度的观赏性,还与茶汤的最终呈现密切相关。不耐久泡的茶叶,若是遇上出水细缓的茶壶,也许就会因为出汤过程多了几秒钟的时间,错过了最佳的口感。比如绿茶就不耐泡,绿茶多是比较嫩的原料,乌龙茶就相对较耐泡了。
三、容量分类不要挑选太大的壶,一般的200cc-300cc的足够了,也就是俗称的“一手壶”(也叫把把壶),一只手能抓起,一手能把玩,即玩壶于股掌之中的茗壶。个人推荐西施壶;依照壶友们的习惯,一般将 300cc 容量以上的称为“大壶”,200cc 容量以下的称之为“小壶”,200cc至300cc容量之间的称之为“一手壶”(把把壶)。 这种壶处于大壶与小壶之间。一个手可以抓起来的那样大的壶,别买个500ml的,泡一次就茶就小一斤的茶水量了,现在的茶叶,特别是好一点的乌龙茶、红茶都很耐泡,泡七八次就有差不多七八斤水了,这么多水谁在不长的时间段喝下去都有点不舒服; 当然,如果家大业大,茶室有一千多平方,每次都是一百来号人喝茶那是另当别论。
四、泥料种类紫砂壶的泥料品种很多,主要分四类:紫泥、红泥、绿泥、段泥(团泥),一般就选择最常见的紫泥就可以了,紫泥产量比较大,价格自然不会太高,买到假的几率比较低。 红泥就要小心一点,特别是里面的朱泥,比如赵庄朱泥、小煤窑朱泥,产量很少,因此价格很高,假货偏多,朱泥收缩率高,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成品率低,做不了大一点的器型,一般都是低于200ml的小壶,红泥好一点,量也较大。 绿泥是矿石的颜色是偏绿色的,但是烧出来的成品米黄色的,所以不要以为绿泥泥料制做的壶就是绿色的,我上面说的泥料的颜色都是说的矿石开采出来展示的颜色,不是烧制以后的颜色,泥料原本的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一般是温度越高颜色越深,同一种的泥料,用几种不同的温度烧出来会产生几种不同的颜色,当用壶盖敲击壶身的时候(别太用力,碎了不要怪我要你敲的。),越清脆,烧制温度越高,越低沉则烧制的温度越低,一般烧制温度都在1100℃-1200℃。 段泥也不错,段泥就是几种矿石天然长在一起了,然后用这个矿石做成的泥料就叫段泥,它和人为地把两种或者几种矿石混在一起的泥料是不一样的,团泥种类很多,产量也不低,也算常规泥料。
常听到有朋友说怕买到添加了化工原料的壶,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添加一些无毒的化工原料有利于提升泥料的某些性能,可以使得泥料颜色更好看,可塑性更强等等,一般都是无害的。当然,绝大多数壶友都希望是没添加过,是纯天然的泥料,那就老实一点买些常规泥料,不要买颜色鲜艳的那种或者稀少的泥料,采过蘑菇吗?一些普通的或者不太好卡的蘑菇一般都是无毒的,越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性的可能性最大。一样的道理嘛。
上面是我作为一个紫砂壶爱好者对于初入紫砂壶圈子的朋友的一些建议、参考,主要是从:挑选目的、出水效果、容量分类、泥料种类四个方面谈了我个人的一些认知与看法,建议初入壶友圈子的就先来一个小点的光壶先玩着。比如器型小巧玲珑的西施乳;壶友圈子基本人手都有一把或多把西施壶。
补充内容 (2020-4-27 15:39):
(本文章为原创,转载或者交流请联系QQ 343938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