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剑之旅 于 2020-3-28 16:20 编辑
河南,开封小弟张鹏及超越来滁造访,在华夏军民众志成城,抗击惊心动魄的冠疫初战告捷之时。思之,带其驱车郊游滁域美景。便于沈京祥,王思伟一行五人前往全椒,一洗几个月心中的阴霾,放飞畅游大自然的田园美景,徒步山间,绿色氧吧,吐故纳新! 游国保级非遗文化太平桥,赏桃花,油菜花,在三合长庙口观何其龙先生用气功,易经,八卦为病人,伤者治疾,祈福:家,国安宁昌盛。午餐,饱尝嫂子做的可口山乡绿色佳肴,山塘鱼,螺丝头,草鸡蛋,大锅巴。 饭毕,何兄陪同,前往千年古刹——龙山寺,拜访老友主持释定远。我们边品茗由93%的矿物质水泡出极品红茶和茶食,一边聆听当家师释定远,娓娓叙述的古今兴衰:龙山寺(宝公庵)为皇家寺院。位于安徽省全椒县西北40公里龙山西麓。五代时梁武帝曾三次住寺。天监年间国师神僧宝志公创建。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重修,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续修。已有1583年。解放后,大殿被拆,今存前进、两厢和三块石碑。寺后岗峦起伏,作朝拱状,山上有宝公(宝志公和尚)遗迹。寺周古木葱密,黛色参天。山腰泉水,终年不断。吴国缙有“转梯扳殿月,破竹引山泉”的诗句,景色绝佳。著名的《梁王忏》创作于该寺。 小小的古石 桥,“迎驾桥”卧于寺前。高高的万年宝鼎兀立一旁,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龙山寺”。迈过门坎,侧壁嵌着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李德生的题词:“保护志公圣道,开发龙山旅游”。老旧的大铁香鼎,铸“龙山寺”三字,锈迹斑驳见证着岁月沧桑。迎接着八方来客.
院里的小石桥——积善桥的左侧为梁武帝殿。内有坐像。桥下有一放生池。放生池的水,空明澄澈,清可鉴人。前来上香的人们从桥上走过,祈祷大吉大利,万事顺心。
正堂,大雄宝殿背靠着青山翠岭,俨然大寺气象,拾阶而上,迈入大殿,高大的一佛两菩萨均神采奕奕,光鲜照人。
殿前右侧,有几株生气勃勃的青檀树,树龄超过千年,名曰涅槃檀。檀:梵语,布施的意思,因其本质坚硬,香气宜人,色彩绚丽多样,抚摸能辟邪,又能治病,又可带来好运。故称圣檀。 相连的观音殿、娘娘殿、毗卢佛殿均为释定远住持 20多年数十次前往上海等地苦心化缘一千多万元善款,得来心血结晶。 此行,圆了前几次因故未能进入拜访。一番游览后,惜惜缉别,互道珍重,相约再见。行前作句:《龙山有宝寺,禅房花木深,往来千古事,谈笑于史记。》留存。 随即,驱车前往乌衣民俗风情街参观河南驻马店民俗艺术家《袁建强版画,雕刻,庭院设计馆》,大家在书画,美术,民俗,古玩,收藏等方面进行了兴致勃勃交流。 怀着愉悦的心情,大家晨迎旭阳,夜彼星月,快哉,乐哉满载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