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岁半左右的孩子,处于细节观察的敏感期,这是有意注意力(指要暗示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生理现象)的发展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孩子们喜欢一些脏乱的东西,会经常遭到喝止。或者他自己一旦玩点什么,家长们总喜欢跟着后面不停地说话,抱一抱,亲一亲。一刻不得安宁。
② 当孩子学习之初,需要通过做题练习思考,发展注意力品质的时候。很多妈妈就陪在身边监督作业。孩子一停顿,妈妈们就开启雷锋模式,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哪道题不会吗?要不要妈妈来帮你?要么就开启侍女模式,要喝牛奶吗?要吃水果吗?累不累,要不要歇一下?要么就是狮吼模式,天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笨死算了。
注意力和深度思维,都需要思考的时间去发展。这种长期处于干扰环境的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将受到损伤。
③ 现在的孩子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起书本,有很多更能收割注意力的游戏、电视、动漫、小说横空出世,在争夺孩子注意力方面,商业套路实在太多了,防不胜防。而这些东西的内容之精巧、感官刺激之丰富,完全不需要孩子有主动注意力,就可以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