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之名,出自《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思是要遵循贤哲先王的教导,行为要端正,做事不要有偏颇,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愿景。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圣地,遵义与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最大的不同就是“转折”,它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这是遵义独有的品质,而“转折之城”也成为了遵义专享的城市标识。 抗战期间,北上抗日的红军长征转折于遵义,以光耀千秋的“遵义会议”改写历史,名城因此熠燭生辉;浙大西迁的“文军长征”落脚在遵义,办学七年,播下“求是”种子,推进了遵义文化教育乃至经济的发展。“一座名城,两个长征”成为遵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一个时代的辉煌。 钟灵毓秀桑梓地,文脉绵长有滥筋。源于对遵义厚重历史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对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的自觉与执着,长期以来,遵义的文人学者和文史工作者倾注心力、泛舟史海、潜心研究,奉献给世人不少展现遵义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精彩之作,遵义历史文化研究这块园地繁花似锦、硕果紧紧。 红花岗区政协本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宗旨,组织编辑出版《老遵义印迹》,追子遵义的根,探究遵义的源,让厚重的地方文化滋养这里的人们,为遵义历史文化百花园锦上添花。 “吟史低昂未易评,读诗遥见古人情”。专辑从红花岗区范围内老遵义的城墙、街巷、桥梁、并农、学校、宅院、对堂、寺字这些代表地城文化的题材切入,由物及事、及人铺陈展开,努力还原老遵义的历史风貌,讲述老避又的历史故事,力求让读者我回那些渐行渐远的珍贵记忆,感慨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往事,认识那些造病理义的赞达人物,疏解那份排之不美的心古情怀,格知这应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魅力。 红色基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