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87|回复: 0
收起左侧

[育儿问答] 被教育攀比压垮的父母,惹了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8-1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
1

最近被一则新闻吸引。

上海的一位母亲,为了孩子能上某所双语私立幼儿园,陪睡校长。在校长再次威逼利诱其送身的时候,她无奈之下把事情告诉了丈夫。

丈夫气愤之下,要求儿子换学校,并找人投诉这位校长,同时谴责妻子的行为是出轨,意欲离婚。

这位妈妈认为,丈夫太不懂事了,大人们为了孩子受点委屈是应该的,这不算出轨。而且之所以用了这种不得已的方式,是因为丈夫没钱没本事。她作为妈妈,不能让孩子去那种垃圾幼儿园,输在起跑线上。

这件荒唐事爆出来之后,看客们居然还分成了两个阵营。支持方表示,只要为了孩子,做了没有尊严和底线的事情,都是伟大的。反对方认为这种行为突破了人性的底线,不值得,丑陋。这种母亲不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说实话,居然有很多人公然支持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行为,确实让我震惊。

2

我有个朋友,自己被逼着学习的经历,记忆犹新,她以前就信誓旦旦跟我说,她绝对不会逼孩子读书的。

结果打脸的日子来得特别快。她女儿小学三年级,这次期末考试考了95分(倒数),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这么小就开始落后,这以后可怎么办?

她说,原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陆续发生了几件事情,让她觉得问题严重了。

一是班主任老师请她过去谈话,说,现在内容很简单,就考不到一百分,以后知识越来越难,会更难胜任,很多孩子一到初中数学就彻底垮掉了。趁早给她想办法。

另外一件是,她女儿跟班上其他几个同学关系好,七八个家长建了一个小群,孩子们经常一起出去旅游,一起过生日过节日,她女儿懂事不娇气,很受欢迎。期末考试之后,这个群悄悄解散了。

结果有一次,小朋友打电话聊天,问她女儿这次怎么不一起去云南玩?她才知道,她们重新组群了,但是自己被请出来了。经她侧面了解,原因是她女儿的成绩。

她说:“我看着女儿,觉得她可怜。她这么小,她还什么都不懂,她也没做错什么,她就要被人嫌弃了。当她问我,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像被锤子猛敲了一下。她还是那个听话、懂事、温和的小姑娘,但是她不知道生活已经向她展现恶意了。

我能想象得到,她成绩如果继续不好,她将会遭受世人多少冷落。我一想到这些,我夜里都没法入睡。别人怎么对我,我不在乎,但是她们这么对我的孩子,却真的伤到我了。我只想她做个开心的小姑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她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她没有这样的机会。她必须优秀。我要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知道,是她们自己瞎了眼。”

3

我相信很多母亲,都希望孩子能通过学校生活去找到自己的伙伴,找到自己的志趣,建立自己的目标。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但是环境告诉她们落后是没有资格快乐的。

所以教育从一个帮助孩子成长,获得思考能力,找寻人生目标与意义的地方,变成了军备竞赛场。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被迫赶进赛道。

才使得很多老母亲迫不得已,为了孩子的尊严,为了孩子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先不要被毁掉,而极尽所能地去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逼孩子优秀。

所以老母亲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自家孩子比人家的孩子差。因为落后真的会挨打。

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这一群被攀比压垮的老母亲,那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还有一批即将被压垮的孩子上线,如此,在教育上的攀比,将会如同传家宝一样,一代代传下去。

每一代人都将浸泡在这种攀比、焦虑、恐惧当中。而大多数孩子都将沦为这种恶性攀比的炮灰。

4

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的存在受到威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这里说的人的存在,不仅指人的生命的存在,还代表着人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存在。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觉得有死亡威胁,和一个人可能被剥夺价值感的时候,焦虑会被激活。而教育的攀比就源自这第二类焦虑。担心孩子没有价值,担心他们不能有尊严地生活,担心孩子让自己丢脸。

看着别人的孩子,五岁一口流利的英语,七岁能背《庄子》《老子》,十岁少儿组乒乓球比赛省冠军。

再看自己家的孩子,就像一坨未分化的单细胞。所以挽起袖子追赶吧。你学钢琴,我学小提琴;你跳舞,我学武术;你穿阿迪,我穿耐克;你去欧洲旅游,我去美国……总之,有条件要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比。

可惜的是,攀比这种行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个人要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困难,总会如期而来的。

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将置于所有鄙视链的最高端?也就是无论比什么,他都是最好的。他学习名列前茅,工作成就斐然,长相俊美,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子女乖巧,身体健康。这种人大约是有的,但是我一个也不认识。



如果他做不到,当他境遇不好的时候,他会想起大家怎么对待loser,而失去求助的意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发展的远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好的原因。因为求学时期处于鄙视链高端的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也很难拉下身段,去面对自己的逆境。怕别人看不起的焦虑,将远远胜过对困难本身的焦虑。因为他很清楚,当他处于劣势的时候,环境是缺乏善意的。

差生所承受的恶意就更不用说了,很多成年人,对儿时读书惨遭羞辱的记忆,刻骨铭心。那种对自己的怀疑,经年累月,萦绕不去。

所以鄙视来,鄙视去,大家都是受害者。因为比较,大家都变得平庸了。其中大量浪费的是家长的精力和财力,以及孩子们无法再来一次的求学时光。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所有的家长应该联合起来做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做,能让所有的孩子获益。

5

焦虑是老祖们适应原始生活,留下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但是当焦虑程度远远高于处境所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种焦虑是有害的。

初高中的家长最有体会,因为孩子急白头发、长期失眠、心肌梗塞、肠胃绞痛的例子,比比皆是。焦虑让人觉得不做点什么,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所以逼着孩子去比,一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觉得自己出力又出钱,就可以理所应当地期待好结果了 。二是给自己找免责条款,将来你要是不好,做父母的也觉得自己尽力了。最后,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像是给自己的委屈,平反了。

但是这种过度的焦虑,扭曲了人对现实的体验。“隧道视角”可以用来解释这种扭曲。这世界本来花木繁盛,云白天青,河流纵横,但是当你进入隧道的时候,世界就只剩下黑暗。于是你所有的精力都要用来摆脱黑暗的压迫感。

如同那位陪睡的母亲,她的孩子原本还没有遇见任何问题,但她自己却被焦虑击垮了。好像孩子如果不能在好的环境里读书,她就要生活在黑暗里。

孩子们如果带着我们扭曲的认知,去看世界。他们也会觉得未来很可怕。

我们本想通过教育把孩子推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是焦虑锁定了他们的视线,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把他们限定在狭小的空间。他们变成了父母获取安全感的工具。

6

任正非说,劝慰别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你自己先做到。这一点在教育上也是适用的。也就是家长们要身体力行,所有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美德。

在这种大前提下,如果父母出于焦虑、害怕、恐惧让孩子学习,那么他无论学会了什么,这种焦虑、害怕、恐惧都会在他内心萦绕,摄魂噬魄。如果他所有的驱力都来自攀比,无论他拥有了什么,他都感觉不够,因为他会有战胜不完的敌人。

我们想孩子好好学习,是希望他能找到向上攀援的垫脚石,往人生更高处行走。而这些情绪将成为他一生的绊脚石。

假如,人生真的有起跑线,那就是父母的强大的爱,只要父母不摧残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探索思考的兴趣。这些火种帮他保留好,自然有他发光发热的时候。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4-11-21 23:56 , Processed in 0.0395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