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回老家,闲来无事,在村里溜达。
散步到村口,遇见几个婶子大伯在聊天,父亲也在。应他们热情招呼,我坐了一会。
期间,一个邻居说,他儿子今年高中毕业,考得不好,打算让他到南方打工。但是,孩子想复读一年,他觉得没必要。举例说,大力初中没毕业,在苏州打工,月入1万5。有的人大学毕业,也赚不了那么多。
大力的父亲正好也在,他接过话,骄傲地说:“就是,今年大力涨工资了,一个月能赚1万5呢。”
父亲有点坐不住了,大力和我弟是小学同学,大力初中毕业,一个月赚那么多钱,我弟研究生毕业,总要赚得比他多,才能证明“读书有用”吧?
可是,分明地,弟弟跟父亲说,他一年赚十几万。平均下来,一个月可能还没有1万5呢。
好面子的男人啊,如果实力撑不起面子,吹也得吹起来。
父亲清了清嗓子说:“读书还是有用的,我家那小子一个月挣两万。”
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说,你看,读书多,赚的也多;一路说,读到研究生才比初中毕业一个月多赚5千,不划算。
人生真是无奈,五、六十岁的人了,年轻时未折腾,余生也没有折腾的空间和时间了。
证明自己是否高级的方式,只剩下了孩子。 证明孩子是否牛逼的方式,只剩下了孩子的收入。
2
从我儿时起,就听这些叔伯婶娘讲,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了。三十年过去了,“别人家的孩子”换了一波又一波,却从未消失。
我眼见自己插不上嘴,准备起身离开。
这时,大力的父亲,我称呼二叔的人叫住了我。他问我:“你是读过大学的人,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然后,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了我。
我想了想,说了句答非所问的话:“如果孩子愿意读,学习还可以,就供他读。如果孩子不愿意读,学习也很差,就出去打工赚钱吧。”
尽管我坚定地认为,对于一没资源二没人脉的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是学习知识、改变认知、扩大格局、开阔视野、发展自己的最好的出路。
但是,读书这件事,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不努力、智商不到位、方法有问题,任何一环有缺陷,都不可能靠读书改变命运。
而且,即使大学毕业,想在城市立足,买房买车、升职加薪,也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更多的努力,且要克服心理上的自卑与不公平感。即,除了摆脱贫穷,还要摆脱交错的自卑与自尊。
当你站在城市的中心,自豪地对自己说:“我属于这所城市,我配得上这里的一切”,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此时,才可以说,读书“有用”!
如果在城市赚了一些钱,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里,我老了要回农村。”或者,陷入虚荣与浮华,摒弃踏实与沉淀,那么,即使读了再多的书,也可以说是“无用”的。
3
那么,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仅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高学历不代表高收入,读书好不代表赚钱多。即,学历高低与赚钱多少并不成绝对的正比。
所以说,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场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或者破产。
我一同事,她的侄女,留学四年,花费近200万,回国后,先是失业三年,而后换过三份工作,今年29岁,目前月薪5000元。如果个人没有突破性提升,工作一辈子可能也赚不回200万。
再说大力,初中毕业,踏实能吃苦, 15岁外出打工,从打零工一个月几百块干起,逐渐成了他所在行业的熟练工,月薪1万5。
父母花在他身上的教育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回馈,远胜过某些大学毕业一直待业啃老的孩子。
大力用自己的收入在农村盖了房子、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孩子。超过了我们村90%初中毕业的同龄人。
我弟,比大力多接受了12年的学校教育。如果说多读的12年书有什么用的话,那就是,他工作第一年的年收入与大力工作了二十年的年收入差不多。
因为知道父亲喜欢炫耀,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比较与嫉妒,他一直以实际收入的一半告诉父亲。
几年时间,他凭借个人之力,在省会城市买房买车、娶妻生子。
我想说的是,大力不爱读书,但他努力本分,凭本事吃饭,值得尊重;我弟,爱读书成绩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同样值得骄傲。
对于不爱读书的人,读书再有用,也没用;对于爱读书的人,读书即使没用,也有用。
所以,如果孩子愿意读书,成绩也不差,父母在能力范围内应支持孩子读完大学;
如果孩子不愿读书,学习也差,那就早点出去工作吧,父母也别给钱了;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投资孩子的教育不计回报,那就随便孩子花;
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孩子想要的教育,费用又很昂贵,投入风险太大,那就果断拒绝或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