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城市的兴衰。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及对外影响力。 2017年度安徽省16个地市的城市竞争力格局是怎样的? 谁排前三甲?谁上升得最快? 安徽财经大学授权决策杂志首发“2017安徽城市竞争力”榜单。
宣城、安庆排名上升快 2017届安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合肥稳居第一,芜湖、滁州、阜阳和蚌埠次之。总体来说,与上届并没有太大差别。
产业竞争力排名和经济发展活力排名 其中,合肥市在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活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等排名中均位于前列。 发展速度竞争力排名前5位为阜阳、滁州、亳州、蚌埠、芜湖;淮南、六安、安庆等市排名靠后,淮北各三级指标值均较靠后,综合竞争力排名最后一名。合肥、阜阳和宿州的产业竞争力居于前三,淮南、淮北和铜陵的产业竞争力相对落后。
相关排名截图 从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评价可以看出,合肥、蚌埠、芜湖等市经济发展活力较强,尤其合肥各三级指标值均居全省前列,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淮北、铜陵、池州等市排名靠后。 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名前5位为合肥、芜湖、阜阳、蚌埠和安庆,可以看出合肥、芜湖、阜阳等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与其他地级市相比较强;铜陵、黄山等城市排名靠后。 总体来说,合肥、芜湖发展最好,合肥市各二级指标值均居全省前列,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具备雄厚的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可以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辐射力排名 从城市辐射力排名来看,合肥、芜湖、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三座城市,仍稳居前列。合肥、芜湖、马鞍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较好的基础,所以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发挥较强的辐射作用。宣城、黄山、安庆排名均有较大程度提升,相应的,亳州、淮北、滁州排名下降较多,其余城市在上年排名基础上上下稍有波动。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城市辐射力得分最高,但其部分指标指数依然较低。合肥与周边城市芜湖、淮南、铜陵、六安、安庆等经济联系较大,对于周边城市辐射较大。但距离合肥较远的偏北和偏南部城市,如淮北、亳州、池州、黄山等经济联系较小,表明合肥城市辐射范围有限。 整体呈上升趋势, 部分城市间差距拉大 从近3年来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来看,安徽城市竞争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间经济水平差距逐渐拉大。 3年来排名前5位的城市没有变化,分别为合肥、芜湖、滁州、阜阳、蚌埠,但是排名位置稍有变动。其中,省会城市和皖江城市经济实力普遍强于其他地市,省会合肥的综合得分值雄踞全省第一;芜湖、滁州、马鞍山由于受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江浙的辐射带动,其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蚌埠、淮北、亳州、淮南、宿州的经济快速发展,振兴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底子薄、基础弱等问题也依然存在;淮北、黄山、池州等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