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5|回复: 1
收起左侧

《滁阳志》诗文之63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28 19:1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2-2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译文】(接上文)
    游重熙洞龙蟠琅琊
    萧崇业
    我已经同二公游丰乐、醉翁两座亭,不久,蔡肖谦因为休假离去。此时,莞石预约游琅琊。随从说“大人无意游玩重熙洞、龙蟠寺吗”我说“这两个地方通往琅琊寺方便吗”随从回答说“如果先游琅琊寺,那么重熙洞、龙蟠寺路远,恐怕不方便回来。倘若先游这两个地方而后游琅琊寺,即使天晚了,回来也无妨。”我认为他说的对。
    从大市踏上通往全椒大路,走过三二里,披开丛生的草木,经由村庄曲曲折折前行。时值春夏之交,天气晴朗,阳光和畅,山谷明亮,路边许多野花竞相开放,凉风送来香气,所到之处美艳馨香。我和莞石乘轿缓步前行,愉快地欣赏美景,如同喝醉了一样,真是郊外清新开朗不俗的景致啊。
    不一会来到一座山,离衙署大约七八里,很近,得到一座重熙洞。洞位于山腹,攀登很费足力。有一座小庵隐约闪现在竹林树木高高的枝头,也洗净人的红尘念头。左折向西,见一座牌坊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矗立在那里,题“重熙洞”三个字。洞门狭小,仅仅容一二人弯着腰进去。洞内高大敞亮,如房屋一样,可以坐下十位客人。上有天窗开启,吞吐日月光华,天光映照,洞内各种物体形状可以分辨。奇形怪状的石头玲珑巧妙,纹理刻画清晰。我二人相互搀扶着,走下数级石台阶,想穷尽山洞尽头,但岩石浸水,有些滑,如果不伏在地上像螃蟹一样行走,就不能进入。我就停止不前,叫随从人员拿着火把进去探奇,报告见到的情况。只听见石缝中传来咚咚声响,像石鼓敲击一样,比起包山的林屋、北流的勾漏,以及滇临的万象,深邃诡异略微不及罢了。
    出洞扳着山岩而上,大约十多步远,到达旷览亭。在走廊右侧读到南太仆寺少卿陈庭竹写的《记》,知道此亭建自邵梅墩中丞。那门上题额为“乾坤一瞬”。太阳隐藏在浮云之后,雾气遮住了横卧的山岭,姿态变幻,遥遥远远,忽然显见,忽然隐没,吸住人们眼球。
    从这里踏上小路,穿过林间雾气,走过圆慧乔,渡过桃花涧。小路有时弯曲,有时笔直,有时好像走到了尽头,却又通向前方。
    走了大约五里多,到达龙蟠寺,宋代原名为寿圣寺,曾子开有《记》。如今只剩下破败荒废的地基石础,萧索凄凉,令人感慨。小殿三间,供奉佛像。旁边建几间茅屋,住着一二位残留的僧人。后有偃月洞,传说因为早晚显现奇异的光怪,所以堵塞不开。门上镌刻洞名,绍圣四年(1097年)刺史曾肇题。摩崖有元丰、元祐、政和年间游人的姓名。吴兴刘焘的律诗一首,字大如拳,还清清楚楚可以诵读。洞左德云亭久废,寺右张希尹所开凿的灵芝井也淤塞了。因为当年这里曾经长出过灵芝,所以把这口井叫作灵芝井。东北一里多,有白玉洼,琥珀泉,怀仙洞。听说隆庆年间(1567—1572年)老虎在这里出没为害,人们不敢进入这个寺。高大的古树,枝条交错,遮阴蔽日,如发怒,如高飞。山冈重重叠叠,蜿蜒起伏,如垣墙,如屏障。适宜苍龙蟠绕在这里啊,适宜黑云栖息在这里啊。只是此地偏僻遥远,名人很少来到,加上没有好事的人宣扬,辜负了这个地方如此的美景啊。
    时间已是正午,随从烧鱼烧肉劝酒。我二人很饿饥,吃饭很香。
    饭后,问僧人通往琅琊的道路,于是由寺东折向北。荒山中,人影寂静,只见樵夫打柴回去,两两站立在山石旁不前行,等候我们两人过去。他们相互交谈,叽叽呱呱,好像有所羡慕的样子。一路山峰都是光秃秃的,而且有很多岩石,如人站立,如城垒,如小鹿,如野牛,如群羊,蹲在高处,盘踞险要,没有一点阻碍。只有一两个牧童时时在那里跳跃,傲然自得。
    在山上行走了数里,忽然到了一个山口,狭窄的地方如同铁峡一样。出了峡口,外面缥缥缈缈没有尽头。这里是琅琊山最高处,碧霞元君行宫就在此处。靠在行宫旁放眼眺望,摄魂夺魄。大大小小的山头,铺开一片青翠,如屏风簇拥着春天的鲜花,如利剑刺穿秋季凉爽的天空,而自己的身体飘浮升腾,已经站立在万顷彩云之上了。回望丰山,和它一样高。早晨所游的重熙洞,好像小土丘一样矮小。俯视琅琊古刹,庙宇高大庄严,如美貌的女子浓妆艳抹。桧树柏树相互竞争着向上生长,如同勇猛的士兵,如同高高的旗帜,同那个飘飞的雾气、落山的晚霞,出入在渺茫遥远的半空;又如同和仙人安期生、羡门一道,在天外逍遥,实在是人间仙境。
    不久,我们俯身顺着岩石下山。青石台阶几十几百级,上千株小松树矗立在路旁,如仪仗队的旗帜排列飘摇,如车盖密密地遮覆在头顶。我们的小轿凌空,超出在树梢之上,像北斗一样转弯,像蛇一样曲折前行,如同飘浮在空中,驾驭着清风,那个美妙难以用语言表达。如果先前径直游琅琊,不从龙蟠来,这样的美景怎么会遇到呢?
    离开艰险的山头,抵达平坦的地方,到了开化禅寺,山门题额为“琅琊圣境”。我们路途劳累,就停留在宦迹烟霞堂稍微休息一会。堂前银杏老树,有好几人张开手臂合围起来那么粗,十丈多高,树影撒满了院落,如帷幕,如帐篷。仆人都脱下上衣,光着上身,歇息在树荫下,取水两大桶,人人在桶里像牛一样猛喝一通。我二人饮茶后,由僧人带路,走过明月溪,进入大殿参拜三世佛。佛像金碧辉煌,施主修饰刚刚竣工。大殿左侧稍北边,新建玉皇阁,纯用有花纹的砖瓦砌成,如石屋的形状,不凭借木梁木柱,花费大约百千贯钱。这里原来是惠觉方丈张方平写二生经的地方。右转过三友亭,松竹梅苍翠浓郁,密密地排列,好像三位客人拱手久久站立,十分恭敬,太史胡剑西有《记》。
    走到大殿后,我们在庶子泉洗涤,泉水清澄透明,犹如面对李幼卿。石壁刻着古今名人的题刻,如繁星满天,不能周览一遍。没有看见李阳冰篆书的铭文与张亿的三字碑。稍高数十丈,坐皆空亭,观赏池水,池水拥抱着蓝天白云,如同注满一池美玉,一尘不染。这里适合饮酒,吟咏诗歌,又可以避开喧嚣。我二人取墙壁上毛小山的诗,作诗应和他。皆空亭后舀取白龙泉水饮用,泉水非常甘甜,清冽可爱。水从泉眼里涌出,在满池里荡漾,环绕着岩石打转,盘旋在溪涧流动。这是寺庙里的僧人资助的修建,大旱求雨就会响应。我们在泉上寻找到妙相堂,看见唐代吴道子画的观音大士,是大彻大悟的形像,眉目生情,看着人好像要说话一样,足称绝笔。
    由妙相堂向左,踏上青石小路,走过十多丈,抵达归云洞,看见杜符卿的诗。洞内狭小,如同依靠山崖作成的房子,很不像洞。石缝宽阔,巨石分离耸立,如斧头砍削,利刀裁割。一块巨石横在门头,倾斜危险好像要掉下来。洞附近有西竹庵、了了堂、广照塔,都荒废很久了。向西,登揽秀亭。郊野的秀色,林梢的亮艳,明丽的和风,耀眼的阳光,无边无际闪耀在眼前。而那些山,横卧的、拱立的、拔地而起的、断开又延续的、奔来如同面对、离去犹如背向的,又有如禽鸟飞翔、如野兽伏地、如春笋迸出泥土、如毛笔悬空书写,呈现出雄奇秀丽的景象,交错排列在我们的拐杖和鞋底下,就像可以抱在怀里占有它,这也是这座山最美的地方。难道这里是原先的日观亭、望月亭、班春亭许多亭子的旧址?如今已经迷失那些地方,无从查考了。我二人随意命随从斟酒,爽然自得。又听说东西有醴泉、蒙泉、涵泉、逊泉四个泉,桃花洞、熙阳洞、圣人洞、秋山洞四个洞,因为天色已晚,没有时间去了。
    喝完酒,我们经过石屏路,顺着洗笔台继续前行。俯瞰华严井,问御书阁,已经不在了,不觉惆怅。途中指点晓光塔,那遗痕累累,沿途不断。出了回马门,又经过醉翁亭、酿泉之间,再上仰欧亭,取泉水饮用。泉水清冷,沁入肺腑,酒又醒了。于是我拍着巴掌大叫,说“这,离开醉翁能有多远!
    此时日落,远远看见山里养马人点燃的火把,如同渔灯在蒲苇内晃动,明暗不定。一会儿,兴尽回去,已经是灯光灿烂,照耀万山,南太仆寺有人在途中迎接我们了。古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这次游玩奇妙,应当是平生第一。”今天大约几乎接近这样了,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记游。
    注:蔡悉(1536-1612.4),号肖谦,谥文毅,肥东人。历世宗、穆宗、神宗三朝,为宦50年,官至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尚宝司卿、国子监祭酒。萧崇业作此文时,任南太仆寺丞。尹瑾字莞石,广东东莞人,时任南太仆寺少卿。)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2-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5-15 04:11 , Processed in 0.0350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