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2|回复: 2
收起左侧

《滁阳志》诗文之53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28 19:1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2-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原文】53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叶向高 太学士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不成游。甲辰之冬,以报满道滁,则仲山林先生长仆寺,闻余来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游醉翁,放于琅琊觞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
    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湮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曰:
    “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除,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饬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亭之为见梅者,则以旧,墙之障碍,而凿之甬之,门而楼之。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撤而新之,傍之曰‘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泮池,如玦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其余力之及于丰乐者,轮奂奕然,可以览憩。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其木石佣作之费,为金百,而醉翁居十之八。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祐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圮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良为不偶。顾方宋之盛,滁界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其民得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守土之臣,得因民之乐,以流连于名胜之区,而脱然于风尘鞅掌之外,固亦其地使之然者。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中使之所骚驿,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
    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共增山水之重,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独余荒陋之辞,无能望文忠后尘,是为愧守君矣。爰记其事,以复林先生。
    先生名烃,号仲山,闽县人。守君名洪夏,浙东阳人。
    役在万历甲辰冬,不逾月而竣。董其事者,为判官刘如汤,吏目方其俭。
    【译文】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叶向高 太学士
    醉翁、丰乐二亭,都因为欧阳文忠的缘故而闻名天下。我三次路过滁阳,都没有游览成。甲辰年(1604年)冬天,因为陈报政绩途经滁州,林仲山先生主管南太仆寺,听说我来了很高兴,准备餐具在丰乐亭宴请我,第二天早晨同游醉翁亭,又尽情在琅琊山饮酒。于是,生平艳羡神往、以为未了之愿的事情,到这时才得到偿还。
    但那个山光秃,那个水干涸,寻求欧阳修所说的树林山谷之美,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景色,差不多全没有了;听说过的的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的亭子,倒塌于地上;潺潺流淌的酿泉,堵塞没有治理;我心中暗自叹息。州守卢君正谋划修葺还没有办成。
    第二年,我又到了南京,仲山林先生写信告诉我说:
    “我不久前再游醉翁亭了,那已经不是与您同游的醉翁亭了。我看那道路整治得很好,那个堂,那个阁,那个祠,没有不修饰的。那堵塞的泉水,已经疏浚而更香甜,并且四周用围墙保护,不使它污秽。那欧阳文忠公亲手栽种的梅花,好像增添了芳香美艳。那叫作见梅亭的,则依照原来的样子,筑墙遮挡,开启甬道,门上修门楼。那环绕亭子的池水,疏导流水注入,不再忧虑干涸。四周又砌上石栏,可以倚靠,面对池水,可以望见梅花。顺着水池向东拐弯再向南,是皆春亭,亭久已倒塌,就撤除而更新它,旁边题写‘山高水清’。又开挖池水环绕它,再流入半月形泮池,如玉玦,如带钩,疏通而为涧水,可以漂流酒杯了。那剩余的材料劳力,用到丰乐亭,美轮美奂,高大盛美,可以游览,可以休息。所有这些,都是州守谋画的。那木材石料雇工的经费,共计一百两银子,而醉翁亭用去十分之八。国库民间不费一钱,所有费用,都是州守捐献的。我与您那次游玩,到现在仅半年,而景象的差异居然这么大。我恨不得与您一道,载酒到那里再次游玩,共赏今天的美景。希望您为此作记。
    我只知道,在元祐年以前,琅琊的山川默默无闻,到欧阳文忠公才开始闻名。自欧阳文忠公离开以后,琅琊的山川虽然著名,年代久远而房屋逐渐倒塌荒废,到今天才开始修复。计算前后兴修的时间和世道,都是正当国家和平兴旺持久、风俗教化形成的时候,的确是时运不好。想那宋代正当兴盛的时候,滁州处于江淮之间,舟船车马商贩不来,这里的民众安于耕作衣食,安乐地生活,直到老死。治理这一片疆土的官员,能够因为民众安乐,可以游乐在名胜之处,超脱在公务忙碌之外,这本来也因为这个地方才使他能够做到这样。而今日的滁州,则是南北车马必经之路,朝廷使者不断骚扰,这里百姓被征调劳役而耽误自己的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做长官的也每天奔走迎接,官服整齐,供应过客食宿、车马,没有空闲,哪里顾及到山水之乐,又使他的百姓跟随他游玩而欢乐呢?因为那个时代形势不同,才会这样啊。
    州守日夜孜孜不倦安抚他的百姓,让他们休养生息,所以这里的百姓虽然困苦但有起色,虽然劳顿穷困,但常有宽松富裕的感觉,州守因而可以有闲空探访名贤留下来的遗迹,恢复他的旧观,使滁州老老少少前去游玩,近似于欧阳文忠那个时候的兴盛。用如今来衡量过去,那难易程度不止十倍啊。而欧阳文忠为州守,虽然每天以苍颜白发颓然游乐在两亭之间,却没有听说那个时候有像林先生这样的人,以一代名流,从容游览,共同增加山水的分量,这是州守可以对欧阳文忠公自我夸耀的地方。只是我这简陋的言辞,没有办法比得上欧阳文忠公,这就有愧州守了。所以记下这件事,用来答复林先生。
    先生名烃,号仲山,闽县人。州守名洪夏,浙江东阳人。
    工程在万历甲辰(1604年)冬开始,不超过一个月就竣工。总管这件事的,为判官刘如汤,吏目方其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情 +1 收起 理由
    正德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16:39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5-15 09:17 , Processed in 0.04435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