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23 来安修学宫记 明 胡松 吏部尚书 今海内多事,士大夫之率弗先师,帅之趣愈下。吏惟见利而不见义,淫于刑威以逞,而莫之礼教之为重。是以俗日沦丧,盗是用长,以至于不可理,此其积非一日之故矣。今郡县之长,有能治讼牒、赴期会、勾稽金、谷出纳,而以其余力集车马、饰厨传、新金鼓、旗帜丰、有旨酒,以称上官当路意旨,即亦负时名,称才吏,可以希迁而冀陟矣。甚者,朘人以自殖,阴以其赢遗诸权贵。人丐膏壤,据热局,如贾列肆,利是用徼。其视地方事,曾不啻行人之视传置,而又皇及学校教化之地乎?就其中盖有能奋出流俗、一新学宫者,上之人曾不见礼焉,甚不以为功,顾以为戾,然则天下事安得不废坏至极而后已耶? 然幸其人不乏绝,时出而任之,以风诸旁近,则今来安魏侯其人也。吾闻侯故英敏不群,常慨然有意寓内事。然数奇不遇,贡入太学,待次里巷,见诸守令所为不可意,常愤懑,思以自见而无由。晚乃得来安。来安陋壤,地瘠而民贫,又当午衢,轮蹄冠盖之来若流水。前令见其如此,无久志,乃顾薙䕳,其人卷而去。故庙若学,积废不理几至圮。侯拜瞻咨嗟,思以为己责。会岁比侵,麦不熟,人争谓难。侯百方节缩,寸积尺累,令民有投牒者,输瓦十数斤,或填数枚,而后听之。更斥俸入为助,自苦节。士庶以是相劝,资稍稍集。侯又躬自检校程督,故费一而工什,役少而作力,凡十有余旬而毕事。古谓“有志者,事竟遂”,顾不信然耶。当是时,士乐游其间,以歌以咏;人过而望者,起敬起严。诸博士升堂出户,改易观瞩,生色增气,礼让循循焉。 诸更言,侯又捐幕史所为迓君夫直三十金,弗自私,买薪造甓,筑城门四,以严守望。昨维扬海贼之寇势炽甚,远近震叠。来安之人恃侯有备以无恐。比将经营城郛,渐有次第。倘克终竟无挠,则又百世之利,无穷之思。古循吏惠爱斯民,未容擅美异代矣。《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归有终也。《诗》亦有之:“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夫夙夜也者,贤圣之所以基命凝道,君子之所以事天永休,庶人之所以尽力敦事者也。要未可以属厌而遽己。以余观魏侯之贤之志,故为诵言云尔。 魏侯名大用,光化县人。 【译文】 来安修学宫记 明 胡松 吏部尚书 如今天下多事,士大夫大都不尊师,地方长官的情趣越来越低下,吏只见利而不见义,滥用刑罚以逞威,而没有人以礼教为重。因此习俗日渐败坏,奸邪的人因此增多,以至于不可治理。这个积习不是一天产生的。如今郡县的长官,有能审理案件、施行政令、核查金钱粮食的出纳,并且用他的余力调集车马、修饰馆舍、更新锣鼓、增添旗帜、准备美酒,以投合上司的心意,就也可以背负名声,称为才吏,就可以盼望升迁了。甚至搜刮别人钱财来自肥,暗中用这个赢余送给各权贵。人人乞求肥沃的土地,趋炎附势,如同商人开店,以谋取钱财为利。他看待地方事务,无异于出行的人看待旅社,哪里有功夫兴办学校教化呢?如果其中有能超出流俗、更新学宫的,上司也不礼遇他,很不以为是功劳,只以为荒谬。这样,天下事怎么能不荒废败坏到极点而后才结束呢? 然而,幸运的是,这样的人没有断绝,时而有出来任职,来风化教育身边的人。如今来安县令魏公,就是这样的人。我听说魏公一向聪慧卓异,时常慷慨有意做天下大事。然而命运不好,没有机遇,进入太学学习,呆在乡里等待任职。看见那些郡守县令所做的事不中意,常常生气,想自荐而没有缘由。晚年才到来安任职。来安简陋,土地贫瘠,百姓贫穷,又是纵横交错的交通要道,车马来往如同流水。先前的县令看见如此,没有久留的想法,只顾除草一类的小事,等待卷铺盖离去。所以,文庙学宫,久废不理,几乎坍塌。魏公拜瞻以后叹息,以为是自己职责。适逢年成不好,麦不熟,人们争着说事情难办。魏公千方百计节缩开支,一点点积累,下令百姓有告状的,缴纳十多斤瓦,或填报数量,而后听案。更拿出俸禄为助,自己艰苦节约。士民因此相互鼓励,资金逐渐汇集。魏公又亲自监督工程,所以花费一而成效十,劳役少而成功大,共一百多天完工。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难道不确实是这样吗?那个时候,书生欢乐地游学其间,边歌边咏;人们路过而望见,肃然起敬。那些博士升堂出门,改换景象,生机勃勃,礼让有序啊。 大家又说,魏公又捐出幕僚为迎接他而筹集的费用三十两,不自私留下,买柴薪,造砖瓦,修筑四座城门,严格守望。近来维扬海贼侵犯的势头很盛,远近震慑,来安人依仗魏公有所防备,所以不害怕。接着他将要经营城防,一切都有条不紊。如果能够顺利完成,那又是百世的利益,深远的谋划。古代遵理守法的官吏惠爱百姓,如今不在后世独享美名了。《国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结局要有始有终。《诗经》也有诗句:“庶几夙夜,以永终誉。”意思是从早到晚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美好的声誉。早早晚晚,是贤圣初受天命就位用来专注道德的时间,是君子用来事天永享福禄的时间,是平民用来尽力办好事情的时间,希望不可以自我满足而窘迫自己。依据我看魏公的贤能、志趣,所以为他写下这些称颂的话。 魏公名大用,光化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