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修学河记 明 宣 瑬 训导 天台戴公治滁三年,百务咸厘。朝日行学宫,设俎豆,进诸生,与谈说经义,扬榷艺文。诸生各欣然有抆栻[拭]向往之意。而庀饰庙貌,丹垩宫墙,焕乎维新矣。学宫旧在沙河之滨,为众流之所汇聚,颇协堪舆家言,士子应制科者,往往以忠良树帜于滁。迩来陵谷变迁,水势杂出,以故未获茹汇青云之上,日思所以挽回而振起之。 适冏卿刘公行励学宫,不觉太息曰:“嗟嗟,有如此水乎?无惑乎士所以不发也。自古谈形胜者,必先朝水。而水以曲折回环为政。苏子曰:风行水上涣,天下之至文也。则在学宫,水之为义大矣,宁令水之直冲而无情,反张而不顾乎?予将以地利培人文焉。”乃捐金五十,助修眠弓案,俾背者旋向,去者少停,庶文运其有兴也。公曰:“诺。”即诹日鸠工。自刘公所助外,计尽斥俸锾经画,毫不征会民间。劳勚几两载,告竣。既而,水溢洊圮,百喙具兴,惧苴补(补苴)罔给。公屹然谓:“厥篑宜续原。”址用巨木,筑用厚石,工用倍密,浃六旬而竟完护。 自是,士洽谐赞,家乐撙舞,谓公烛照事几,而彻其底,不中委,不末势堕。其谋远,其志遒,其究且大,赐于滁之人无斁。岿然功德,直与河案并坚盎已。 然而,借资于形胜,何如穷源于学问?济济多士,试陶成于风教,扬榷乎经典,相浚于心务,厚蓄而时泄之。亦如筑垒土为案,导垫阏为河,汪洋澎湃,至汇达于四海而百折不回。行且柱石王家,膏泽环宇,胥黉乎储之。此又不负观成之极思,而以人文应地利也。余重有望于多士云。 [万历癸丑仲冬吉旦] 【译文】 修学河记 明 宣瑬 训导 天台戴瑞卿公治理滁州三年,各种事务整理有条不紊。一天早晨莅临学宫,祭祀圣人,召见书生,和他们谈说经义,论述艺文。书生各欣欣然有摩拳擦掌、渴求向往的心意。因而修饰圣像,粉刷宫墙,学宫焕然一新了。学宫原来在沙河岸边,是许多水流汇聚的地方,很符合堪舆家的说法,书生应科考的,往往在滁州树立忠良的榜样。近来山谷变迁,水势乱出,因此不能有多人考中,直上青云,每天想着挽回局面、重兴振起的办法。 刚好南太仆寺卿刘公到学宫来劝勉,不觉叹息说:“哎呀,有这样的流水吗?怪不得书生不能高中了。自古谈风水形胜的,必定先查看水。而水以曲折回环为适合。苏洵说:风吹过水上,水面波纹散开,那是天下最美的文章啊。那么,在学宫,水的含义就大了。难道可以让水流直冲而无情,返流而不顾吗?我将用水的地利来培育人文。”于是捐款五十两,帮助修卧弓形的堤岸,使背离的水改变流向,迅速淌走的水稍微停留,也许文运会兴盛起来。戴公说:“好。”就选择吉日开工。除了刘公捐助的以外,拿出自己全部的俸禄,经营谋划,一点也不向老百姓征集银两。辛苦劳作,将近两年完工。不久水涨,堤岸又一次倒塌,各种疲困又全部出现,大家担心填补漏洞来不及。公坚定地说:“这个溃缺应该在原地填补。”地基用巨木,筑堤用厚石,施工加倍细密,六十天终于完工。 从此,书生赞美,家家欢乐聚舞,说戴公明察事理,并且办事彻底,不中途停止,不懈怠懒惰。谋划深远,志向刚劲,追求远大,带给滁州人的福德无穷尽。他的崇高功德,当与河堤一起坚固充溢。 然而,依靠好地势,哪里如刻苦钻研学问?众多的书生,不如培育于风教,研究经典,疏通内心世界,深厚地积蓄,遇到时机而涌现出来。也如同垒土为堤岸,疏导堵塞为河流,汪洋澎湃,一直聚汇达到大海而百折不回。做官将成为帝王家担当重任的人,带给天下恩泽;暂且储存在学校,这又不会辜负看到成果的精心思考,用人文呼应地利。我深深地寄希望于百官。 [ 万历癸丑(1613年)仲冬吉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