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岂容翻案,国耻不能忘记,和平必须珍视,自强还应努力!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无论对于日本还是曾经被侵略战争伤害过的国家,这一天都无比重要。对中国抗战历史性贡献的研究,对战争罪行的回忆与反思,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定性,不仅关乎过去那场战争的教训和意义,也直接决定着今天如何捍卫和平。真正的强大不是竭力去掩盖,而是坦然面对。人们常常拿日本和德国进行比较,同样作为“二战”的战争国和战败国,为何德国能够赢得世人尊敬,而日本至今都无法抬头?原因就在于德国更知道从战争中汲取教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一种伟大。 中国非但不会忘记历史,而且在战争与和平中积蓄发展的力量。以纪念日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设立了“9·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30”烈士纪念日、“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让人们在缅怀中透视过去、面向未来,这何尝不是精神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法律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和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固定下来,就是让历史不灭、让丰碑不朽。这远比有些国家、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要积极有为,也远比有些国家、有些人“开历史的倒车”要深得人心。在这一点上,我们始终凝聚着强大的精神气质。 最重要的,当然是和平。以史为鉴才知和平可贵,而漠视历史就永远“长不大”“走不远”。今天,不管是深刻的反思还是强盛的阅兵,不管是国家的公祭还是世界的缅怀,无不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我们今天不也有足够的底气来捍卫和平吗?就在前不久,美军声称在南海丢失了一名水兵,后经中美等联合搜索无果后宣布中止,并对中国协助表示感谢;而在80年前,日本声称丢失一名士兵,却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这截然不同的结果,足以显示唯有强军才能强国、唯有强国才能太平。 “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今天,我们再读历史、重温讲话,需要懂得:战争不能忘记、和平必须珍视、自强还应努力。 附: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早晨7时,经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磋商约定,从四国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通过无线电广播用汉、英、俄语向战场上的海陆空部队、向世界各国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四国公告》。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