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6 次 组织活动:0 次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2-1 16:39 |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苏东坡禅诗十首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赏析: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是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偶然留下一些爪印,然后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人生如梦,转眼即逝。凡事皆会过去,再努力回忆也无济于事。常人亦会过去,从暂时的分离到永久的诀别,谁都无法避免。坏好迷悟都会过去,你什么也留不住,明白了这一点,便是觉悟的开始。
2、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赏析:人生一世,忙忙碌碌,为功名,为财富。却没有一刻是为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生命。苏轼说,因病得闲,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让人们可以在日常的忙碌中抽出身来,有空来照看下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生命活得太忙碌、太焦虑了,只有“安心”才是最好的药方。
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赏析: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因缘和合,相互相生的道理。琴自己不能发声音,指头之间也不能发出声音,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世间的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它产生的道理,一件事情的成功背后必然也有着它成功的原因,凡事皆是因缘和合,相互相生。
4、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风雨也好,晴朗也好,与我而言,有何分别?一个人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有了舍弃名利的觉悟,此生无论是怎样的境遇都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5、且陶陶、乐尽天真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赏析: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连用三典,告诉我们人生短促,为了蝇头微利,费尽精神,在这如梦一般短暂的人生里,实在是可笑。
时光易逝催人老,不如远离贪欲,退隐还乡,对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做个凡人。
6.夜来八万四千偈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赏析:山川,河流,清风,明月,都有佛性。只要你静下心去体悟,任何事物可以成为你心灵的镜子,引导你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潜藏的珍宝。
一夜之间,佛陀通过万物诉说佛法。众人身在其中,却只会抱怨,终日陷在烦恼中,一再错过真正的珍宝,一再迷失自己的真心,可悲可叹。
7. 一树春风有两枝
一树春风有两枝,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赏析:在禅的世界里,物我是一体,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心的世界,物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
人与山河,就好像是一棵树上的不同树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分,虽然树叶的脉络不同,但却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
8. 不如无境自无尘
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无境自无尘。
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年觉痛人。
赏析:相传这是苏东坡的“开悟”诗。就像禅宗六祖慧能佛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样。人类认识事物,总是有主有客,有物我之别。苏轼在禅悟中,从“有主有宾”到“无境无尘”,物我相遇,物我消融,如天心圆月,寂然长照,如如不动。
9. 已外浮名更外身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赏析:在禅者眼中,红尘中轰轰烈烈的事情,都不过是区区心事,是不入法眼,不住禅心的。这也是禅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对于生活与世界的看法,禅者如立山头,尘世人却身处哄闹的人间,禅者自若,而世人惶恐。再大的雷声,在禅者犹如婴儿之声;人间却把雷声当做神明。刘备还因此吓掉了筷子。
心中无事便无事,外事皆由心中生。不执着于外,而省于内。对于世人来说天大的事情,在禅者的眼中也不过是蚊虫小事。这就是禅者的高蹈超脱,世人的痴迷妄念。
10.《观潮》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赏析: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