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雅斋先生 于 2016-10-10 15:46 编辑
《杨明玉诗文集》之序言
不雅斋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题记 捧读杨明玉先生的《杨明玉诗文集》我想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文学。 中国文学史有一根现实主义主线贯穿着。比如,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有述说自己的爱恨苦乐的“汉乐府”,有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有沉郁顿挫的诗史(杜甫的诗),有元白(元稹、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有苍凉悲壮的辛陆(辛弃疾、陆游),有直白诙谐的元曲,有明清的小说,特别像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等作品;近代有被誉为“诗界革新导师”的黄遵宪;有现当代的茅盾、巴金、曹禺、路遥、陈忠实等。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还是唐朝白居易总结得比较简洁。他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个现实主义作者总是感时而著,因事而作。白居易本人的诗歌《病妇吟》、《观刈麦》、《卖炭翁》等就是其诗歌理论的最为典型的代表。杨明玉先生的这部诗文集也应归为现实主义风格,与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一脉相承。 我与杨明玉先生是在四年前认识的。我在来安老年大学任诗词班教员,他来听我的讲座。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好,为人诚恳,虚心好学,勤奋不辍。在我印象中,我的诗词讲座他几乎是一堂也没有拉下。课堂上,他认真听课,认真笔记,仿佛一个听话又上进的小学生。课后,他努力思考,认真作业。他将自己写作的诗词反复推敲,然后与同班学员一道琢磨,最后再请我看看,并诚恳地请我进行指点。在这批学员中,他是交作业非常多的人之一。他的诗词质朴无华,往往直指事实,直呈胸臆;诗词风格完全可以归为传统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文学一类。他除了上老年大学诗词班外,还上老年大学写作班。他说,他要将年青时的梦再做一回。退休前,因为工作忙,无暇动笔。如今,息影南窗,时间充裕了,那个年青的梦想又悄然滋生。 自从进入来安老年大学以来,杨明玉先生写作了许多诗文,特别是他的诗词创作,成果颇丰。他的诗作绝大多数贴近生活,表达了他的见闻感受。比如,他在《豪华婚车》中对“豪华婚车”的鄙夷;在《赠卖花圈者》对商人的揶揄;在《有感电视广告》中对名人的劝戒;在《网络反贪》中对贪婪者的批判等篇什中用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语调,对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无情地鞭挞。这些文字直接继承了传统中国诗词的现实主义风格。有憎则有爱。在《贺来城西外环道路建成》、《重阳》、《致环卫工人》、《月嫂》、《瞻仰半塔烈士塔》、《七秩感怀》、《卜算子》、《西江月》等篇什中,他又用热情的笔调、优美的语言对美好的人与事进行讴歌。作者已进入晚年生活,衣食无忧又身心健康,对生活自是无比热爱,对社会前景又十分看好,因此,他在内心深处时时都想表达对社会的感激,抒发自己在当下社会生活着的快乐与幸福的感受。 特别是对来安老年大学,作者怀有更加深厚的深情,其诗文有多处直接表达自己由衷的喜悦。如,他的诗词《有感崔老师改诗》、《和崔老师〈全椒神山寺〉》、《祝贺老年大学诗词班实行多媒体教学》、《卜算子》、《读崔老师〈老年大学六年〉感怀》、《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以及他的散文《天作苍穹,地作厅堂》、《骑车跑教苦与甜》、《县委、县政府对老人太好了》都是写其本人在老年大学的生活感受,快乐感与幸福感无不洋溢于字里行间。他的这份快乐与幸福是真实可信的。凡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如今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在这里学习娱乐两不误。作者就有这样的人生,他焉能对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感到幸福? 杨明玉先生的诗文总体上是以传递正能量为主。现实主义不应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社会的黑暗,现实主义既要鞭挞假恶丑,也要颂扬真善美。在他的散文中,在《三个老头一台戏》一文中,他将人物场景描摹得栩栩如生;在《忙人----杨大璞》一文中,他又将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在《家有孙女鬼精灵》一文中,他又将自己晚年的生活描写的温馨无比。对政府为民办实事,他自然也是热情讴歌,如在《书屋伴夕阳》、《这里是我们百姓的乐园》、《破茧化蝶的嬗变》、《家家书屋圆旧梦》等篇什中,作者用真诚的心,热情讴歌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现象。 当然,杨明玉先生还有一些描写闲适的诗文。如散文《好大一棵树》、《恨不鲲鹏万里程》、《难以忘却的思念》、《琅琊榆》以及诗歌《庭院即景》、《屯仓水库即景》、《咏桂》、《栀子花》、《东寺港水库即兴》、《花四首》、《赏棠梨花》、《游皇甫山》,还有新诗《来河,我为你歌唱》等,都写得玲珑剔透。读者读罢这些诗文,仿佛有行走在江淮大地三月和风里的感受。现实主义似乎也不应该完全排除作者的闲情逸致吧。 现实主义是杨明先生散文的主体风格。由于先生的前半生是从相对贫穷走向小康的,所以,洋溢于其诗文中的情感多为颂扬。其所传达的正是当下文学世界中急需关照的“正能量”。他与某些“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作者相比,杨明玉先生要儒雅得多、高尚得多。 但是,杨明玉先生诗文在题材上相对较窄,且在主旨的深度上开掘得还不够深刻。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其遣词造句能力还待于下一番功夫,在炼字炼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相信,这些不足,随着杨明玉先生继续在老年大学学习而会被不断地克服掉。 如今,杨明玉先生已近是年近古稀之人。他的这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当益壮”精神,给我这个尚未退休的兼职教员以巨大的鼓励。我相信,我会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一方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写搞好业余写作。 这里,我既然是为杨明玉先生的诗文集作序,那我这个诗词教员则不能不做一首小诗来搪塞任务。下面我做一首《题赠杨明玉先生》如下: 息影南窗不用愁,老年大学度春秋。 文章自可说胸臆,诗赋犹能记壮游。 大纛高擎红似血,新笺频录语如流。 人生自信双花甲,一路豪歌莫调头。 2016年7月29日于不雅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