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滁州市白米山林场内有两家采石场。三年来,这里的噪音、扬尘等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今年5月,两家采石场被环保部通报批评。滁州市高度重视,随即对全市非煤矿山进行整治。滁州市纪委调查发现,国土、环保等部门“履职乏力”,随即对18名公职人员进行问责。两个多月过去,这里的环境是否得到改变?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探访】 涉事两家采石场已关停 据了解,被环保部通报批评的两家采石场分别是沙河采石场和白米山采石场。它们均位于滁州市北郊10多公里处的白米山林场内。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白米山采石场。昔日机器轰鸣、车来车往的采石场里静悄悄地,有的机器设备已经生锈,不见一个人影。“被媒体曝光后,这家采石场就被国土部门关停了!”陪同采访的滁州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南谯分局局长张家之说。 记者看到,一道矮墙挡住了进入采石场的道路,矮墙上标有“宕口封闭,严禁开采!”的字样,落款日期为5月24日。张家之说,砌这道矮墙主要为了阻止生产车辆出入。采石场内,数座山一样高的粉尘堆和碎石堆矗立在眼前,被一层巨大的黑色幔网覆盖。张家之说,这是为了防止粉尘四处飘散。 距白米采石场直线距离约一公里的沙河采石场同样被关停。老板成文新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和股东们贷款2000多万元,共同投资了这个采石场,没想到会被相关部门关停,至少损失3000多万元。 灰蒙蒙的植物露出绿色 “对国土部门来说,这些采石场虽然手续合法,但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了环保部门规定,没有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加工生产,致使大量粉尘弥漫,造成大气和环境污染。”滁州市环境保护局污染防治科主任科员郭继承说。 记者注意到,采石场虽然已经全部关停,但巨大的宕口和裸露的山体,就像一个巨大的伤疤。“采石场关停才两个多月,但附近山上的植被经过雨水冲刷,已经露出淡淡的绿色。”张家之说,由于生产时尘土飞扬,采石场周边植被被厚厚的粉尘所覆盖,灰蒙蒙一片,根本看不到绿色。 【追责】 18人“履职乏力”被问责 据了解,两处采石场被环保部通报批评后,滁州市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当即作出批示,要求彻查并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5月23日,滁州市印发《滁州市非煤矿山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分别向市经信委、环保局等6家单位下发督办函。今年7月,滁州市47家属于露天采矿的非煤矿山全部实行停产整顿。各地由政府组织联合验收工作,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对白米山林场内的采石场,要求其限期申请注销,否则将强制注销。 日前,滁州市纪委公布了白米山林场内采石场造成大气污染问题的通报,指出该市国土局、市环保局等部门“履职乏力”,对市国土局局长陈贵伦、市环保局原局长郑有保、南谯区副区长刘洋兵进行约谈,责成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南谯区政府向市政府写出深刻书面检查。截止目前,该市环保、国土、交通、南谯区政府、市经信委和白米山林场多个部门中,有6人被约谈,4人被诫勉谈话,7人被党纪处分,1人受行政警告,共有18人被问责。 【村民】 终于不要再蒙被子睡觉 三年来,白米山和沙河采石场生产时,产生的噪音、扬尘及恶劣的空气环境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白天晚上机器轰鸣,粉尘漫天飞,再这么下去真没法住人。”对于两个多月前的日子。62岁村民王少杰记忆犹新。他说,采石场生意好时昼夜不停,经常晚上一干就是通宵,巨大的噪音让附近村民无法入睡,不得不用被子蒙住头才能睡得着。不仅如此,白天大门不敢开,灰尘太大。 “采石场被关停后,现在睡觉再也不用被子蒙头了。”王少杰笑着对记者说,自从政府关停了采石场,生活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门口来往拉石料的货车也没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 18名公职人员被问责 【环保部门】 1人被约谈 市环保局原局长郑有保 2人被诫勉谈话 市环保局污防科副主任科员朱周文、南谯环保分局局长耿德良 2人被党纪处分 南谯环保分局副局长王琎党内警告,南谯环保分局工作人员杨福林党内严重警告 【国土部门】 1人被约谈 市国土局局长陈贵伦 2人被诫勉谈话 南谯国土分局局长张家之 5人被党纪处分 市国土局矿产开发科科长刘泽林、南谯国土分局副局长李文光党内警告;南谯国土分局工作人员刘军、王建民、谢军党内严重警告 【交通部门】 2人被约谈 市国家公路局分管副局长谢有东、市运管处分管副处长李强 1人受行政警告 市国家公路局滁北治超站站长周睿 【南谯区政府】 1人被约谈 南谯区副区长刘洋兵 【白米山林场】 1人被约谈 白米山林场场长周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