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滁网社区_滁州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0|回复: 0
收起左侧

全国首部国家非遗巨作在咱滁州出版了 工程宏大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安徽滁州

历时5年编纂、450万字的《凤阳花鼓全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于5月28日在“花鼓之乡”凤阳举行。此书是凤阳2800多年历史上最宏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中国中小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的第一部集资料性、研究性、系统性为一体的专著。


近年来,凤阳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前瞻性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凤阳县2010年12月对《凤阳花鼓全书》论证立项,并将其列入“十二五”文化工程,成立编纂领导小组,由夏玉润执笔主编,200余人参加编纂工作。国家文化部下拨专项经费,省文化部门和县财政均给予经费支持。编纂人员先后前往京、沪、晋、豫、滇、桂、湘、粤、赣、闽、浙等十余个省市和40余家科研院所、图书馆,征集文字资料1000余万字和大量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共召开各种协调会、工作会40余次,编印会议纪要13期,历经6轮次审核、校对,历时5年,最终定稿出版450万字。该全书分为五卷:《文献卷》《文集卷》《词曲卷》《史论卷》、《音像卷》。本次出版发行的为前四卷五本。《音像卷》已完成资料征集工作,待择机出版。


《凤阳花鼓全书》所阐述的“凤阳花鼓”是在对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进行扩展,是一种全方位、大概念的艺术,是沿袭明清以来中国乃至全世界对凤阳花鼓不同释义的集合。该书广征博引、旁稽博采,采用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的方法,在全面系统阐述凤阳花鼓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原因、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领域的流传、发展情况的同时,还收集了明清以来有关凤阳花鼓的1000幅美术作品、舞台剧照,集合了原生态的、流传全国的和改变创作的“凤阳歌”词曲共463首,集结了100篇明清以来书刊中专门研究凤阳花鼓的学术专著、论文及部分约稿,对6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花鼓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展示、论述。该书还以凤阳花鼓为支点,以精选引用的数千条史料,撬动出明清以来中国艺术研究的新视角,对明清以来中国戏曲史、曲艺史、音乐史、舞蹈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典藏阅览部主任俞冰说:“《凤阳花鼓全书》是中国中小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除昆曲、京剧等)的第一部集资料性、研究性、系统性为一体的专著,对我国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与保护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项阳说,《凤阳花鼓全书》的出版不是终点,而是为研究凤阳花鼓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嗨滁网 ( 皖B2-20180001 )

GMT+8, 2025-7-13 02:59 , Processed in 0.0326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