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司机接受处罚。
交警拦下一辆驶入禁区的货车。
电动三轮车沿街揽客。
记者日前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为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通行秩序,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推进我市文明创建工作,滁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决定,本月起至6月底,在滁城范围内开展主要针对三大类交通乱象的交通秩序集中整治。
据介绍,针对城区内机动车乱停、机动车乱穿行,以及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和“三小车”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现状,我市交警部门正加大宣传教育和打击惩处力度。截至昨天,交警部门已累计查处城区内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万起,其中包括无证驾驶62起、酒后驾驶42起、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18多起、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违法行为103起、“三大车”和拖拉机闯禁区361起。
记者目击:
天刚擦黑,大货车蜂拥闯禁区
日前,交警部门组织城区三个直属大队的警力,在滁城各主要交通要道布点设卡,严查大货车违法闯禁区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根据这类违法行为的发生特点,记者于当天晚上18时30分至21时许,跟随警方记录下大货车肆无忌惮闯禁区的一个个镜头。
在交警部门提示下,记者于18时30分在街头留意到,除了熙熙攘攘的小型车辆,大型货车比较罕见。然而从19时许开始,伴随着夜幕的慢慢降临,各条主要进城主干道路,渐渐出现大型货车的踪迹,其中不乏故意违法闯禁区的车辆。
19时15分,清流西路和西涧路交叉路口,一辆悬挂“皖M92***”牌照的大型货车,“风尘仆仆”地驶入城区;大约一分钟后,一辆运载沙子的“皖M93***”大型货车,卷起漫天尘土进入记者视线:19时25分许,一辆后车牌污损不堪、放大字样遮满尘土、未加装防护装置、私自安装后射灯的大货车轰鸣而至;19时35分,一辆“皖M91***”大货车,步入前车后尘;19时40分许,一辆“皖M15***”大型客车也紧随其后,这些车辆在路口一一被交警拦下。
现场带队查车的滁州交警一大队大队长施云波一一检查发现,除了“皖M15***”大型客车未按规定线路行驶,其余车辆均无“城区通行证”。“大型车辆进入城区,必须到交警部门申请办理‘城区通行证’”,施云波大队长告诉记者,“为保障城区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不是所有车辆都能办到‘城区通行证’”,“‘城区通行证’的核发是免费的,但必须以保障城区内重点工程为基础,且持证车辆必须在指定时间和规定路线行驶”。
记者了解到,被查到违法闯禁区的车辆驾驶员,除了被责令原路掉头驶离城区之外,还将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严厉处罚。
集中整治:
令行禁止,严惩三类交通乱象
记者采访中获悉,上述严查大货车闯禁区交通违法行为,只是此次交通整治的重点之一。本次较为集中的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主要针对城区内机动车乱停、机动车乱穿行,以及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和“三小车”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现状。
对于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加强城区道路静态秩序管理方面,交警部门正有条不紊地采取多项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开展机动车违法停车信息采集;在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易发路段和重点时段,交管部门将合理设置拖车备勤点,对长时间占用道路违法停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机动车,采取拖移强制措施;对于无法拖移的违停车辆,实施现场锁定,固定证据,张贴告知单,依法告知违停车辆所有人、驾驶人接受现场处理;对于停车泊位的管理,将根据区域交通流量实际,组织开展城区路内停车泊位排查,清除一批设置不合理、影响交通通行的泊位,并合理新增一批泊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同时积极协调单位、企业及其他社会部门所属停车场对外开放,通过实施有偿停车的方式,增加停车资源供给,缓解城区停车需求矛盾。
针对机动车乱行突出问题,交管部门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城区动态交通秩序管理。以载货汽车、大型客车、运输危险物品车辆、黄标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为重点管控对象,将南谯路与西涧路交叉口起以南、西涧路以东、花园路以北、创业路以西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禁行区域,严格规范7类重点车辆行驶。组织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排查,完善禁行区域外围交通标志、标牌设置;严格执行大型车辆进入城区通行证申领制度,规范城区禁行区域管理,严厉查处大型车辆闯禁区、不按规定线路通行等突出违法行为;以城市出入口、城区主要道路路口、路段为重点,增设卡口、电子警察等科技装备,加大对大型车辆闯禁区、机动车闯信号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以公交车、出租车为管控重点,大力查处公交车闯信号、不按规定上下客,出租车乱穿行、随意上下客、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协调市农机、渣土部门,严厉查处农用运输车、渣土车闯禁区、超载等违法行为。
此外,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行、“三小车”营运有死灰复燃趋势、摩托车“毛病多”的特点,交管部门将加大现场处罚、纠正教育、媒体曝光等形式,有效遏制此类违法行为发生。
根据群众举报 记者实地暗访
滁城部分路段 “三小车”死灰复燃
就在交警部门对滁城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整治力度时,本刊记者接到市民刘小姐的投诉电话,称城区内一些“三小车”车主与交通管理部门打起“游击战”,见缝插针沿街兜客,影响极坏。
刘小姐告诉记者,前几天晚上21时许,她在白云商厦逛街出来准备回家,走到南谯北路与明光西路路口伸手打的。不巧的是,接连出现好几辆出租车均有乘客。就在她颇感着急时,一辆电动三轮车出现在眼前。“骑车男子热情招呼,问我‘到哪去’、‘可要送’”,刘小姐说,“我没敢坐,摇摇手离开了”。
根据刘小姐反馈的信息,滁州汽车中心站和火车北站一带,也是“三小车”非常活跃的区域。“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时候比较多,或许是‘三小车’车主掌握规律,知道交警到交通拥堵路况‘站高峰’去了”,刘小姐猜测。
5月16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琅琊大道上的滁州汽车中心站南门,果然发现两辆电动三轮车停在路边兜客。一名中年男子成功砍价一元钱之后,钻进路边一辆三轮车后离开。记者随后赶到火车北站和汽车中心站北门,均未发现“三小车”。
10分钟后,记者返回汽车中心站南门,发现换了两辆电动三轮车继续兜客,由此推测前面车辆已经成功载人离开。其中一名三轮车主看到记者,主动询问“可要送啊”。被记者问及“不是不给跑了吗”,在怀疑记者是“市政府干部”之后,该车主反问:“哪天不在跑?天天都不给跑,天天都有人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