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想而知孩子我们作为父母的给孩子进行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育儿过程中,有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却会对我们的小孩产生很大的影响,若处理不好,说不定还会有消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有哪几个呢? 一:不让孩子玩耍 孩子们天性爱玩耍,他们可能喜欢玩具,或是户外活动,希望研究屋外的小鸟。但是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爸妈们喜欢对着孩子泼冷水说:“不许玩,要去学习。”早教对孩子固然重要,但是孩子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对孩子管的太宽、太严厉,孩子们容易变得内向,无言。所以请允许孩子玩乐。 二:不让孩子做家务 孩子们看见爸妈拖地、倒垃圾、洗衣服,可能也想帮忙。在孩子的心里,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做家务有多辛苦,他们只是当成玩乐。爸妈们这个时候会觉得宝宝们碍事,往往选择不让宝宝帮忙,而是对宝宝说:“你自己去玩玩具,这些不用你干。”孩子们如果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动手能力也会非常的差。所以在孩子愿意帮忙的情况下,不妨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三:不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们对待家里的孩子就像对待国宝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甚至出去玩都抱着孩子。这样下去,孩子们只能成为米虫,他们或许什么都不会干了。所以爸妈们要给孩子们机会,锻炼的机会多了,孩子们才有自理能力变得独立。 四:不让孩子自由发言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后,爸妈们可能会这么告诫孩子:“不要调皮捣蛋,要听老师的话。”如此三番五次的叮嘱,孩子可能慢慢就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以后或许就成为没有自主的人。日常生活中,凡事家长可以需求孩子的意见,鼓励他说出心中的想法。
五:过度预期孩子的能力 不要说“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欢你考一百分”等,不要让他觉得只有第一名,爸妈才会喜欢,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欢他了,这会使他不愿意面对挫折和失败。 六:父母不要站在两个立场去对待孩子 隔壁邻居的女儿,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这个小孩孩正在上小学,妈妈对她的学习要求严格,而父亲则习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总是替她说好话。可最近,孩子表示不愿上学了。其实父母对待孩子的立场分歧,容易让他们变得遇事就依赖别人,喜欢逃避,甚至养成回避性人格。 我们都知道人从小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可是如果当孩子犯了错的时候,我们任意一方在责罚他们时,孩子当然会本能地寻找可以依靠的人。此时如果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无论在什么时候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这样会让们习惯在见了困难就绕着走或者依赖别人,办了自己错事也为自己开脱,变得没有责任感,更不用说他们会去反省自己了。 【经验之谈】 在对小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摸索,并且进行不断的思考,进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当我们在情绪冲动的时候,切勿对孩子进行一切所谓的“教育”,以免做出错误的事情。孩子的成长之路很漫长,在他们漫长的成长岁月中,其实最需要是来自我们的正确引导。像对待国宝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甚至出去玩都抱着孩子。这样下去,孩子们只能成为米虫,他们或许什么都不会干了。所以爸妈们要给孩子们机会,锻炼的机会多了,孩子们才有自理能力变得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