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娃娃抓起”的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走向强盛的不二法门。运动员的培养从体校开始,他们的年龄多数在4-14岁之间。孩子们丰富多样的人生被简化为几个单调乏味的肢体动作,反复训练,为了实现冠军梦。但更多的孩子被淘汰在赛场之外,错失了最佳的学习时期。
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9岁的女孩正在练吊杆,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很多都跟她一般大。“从娃娃抓起”的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走向强盛的不二法门。在中国,运动员的培养最初都从体校开始,年龄多数在4-14岁之间。
孩子们想进入体校,一是公开报名,另外就是教练去学校选拔。俞均宣、俞均弦是一对8岁的双胞胎兄弟,身高1米多一点。2011年秋季,他们俩一起被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蹦床队从福清抽选上来,是教练重点培养对象。
10岁的志强在地上进行基本体能训练,他是福州体育运动学校蹦床队员,父母都在福州打工。几个单调乏味的肢体动作,志强要进行反复训练。因为只有练好了,才能像奥运冠军那样站在领奖台上。在体校,几乎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金牌梦。为此,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15公斤的重量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并不轻松,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穷人的孩子练举重”仿佛是一条金科玉律。举重在运动天赋和投资能力的要求上,相对标准较低,完全拼实力,没有太多技巧。只要有力气,就能练举重,而力气,恰恰是穷人家的孩子最不缺的东西。
11岁的池梦婷在训练过程中被教练责备后,汗水和泪水交织在脸上。池梦婷有着美丽的脸庞,是教练的重点培养对象。由于池梦婷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的重量令她逐渐无法支撑起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而这也成为所有同龄女孩子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坚持自己的运动生涯,她们不得不比男孩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名5岁的男孩用教练自制的器械练习体操。由于国家财政下拨的体育经费大都投向了高级训练队伍,很多市、县体育运动学校,中级、初级长期处于经费短缺的困境。很多业余体校训练场地设施及器材长期得不到维修、改造和更新,从而也导致了基层体校生存难。
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馆,一名男孩在训练馆打沙袋。由于缺少经费,学校训练场馆日渐破旧,训练器械短缺,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刻苦训练的热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冠军梦。而对孩子们来说,能够进入专业队,成为世界冠军,是走出改变命运的最好出路。
体操馆里,一个大孩子在给一个小男孩压韧带。每天,体校的孩子们都要突破一次次的极限。
一名小孩在压韧带,他还没达到规定时间就坚持不住哭了。孩子们开始都很怕压腿的长凳,每个人刚开始坐上去,都会疼得大喊大叫,泪水直流。然而训练从来不会因为眼泪而停止。这个过程,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
训练馆里,小女孩在练习蹦床,身后的国旗激励着心中的冠军梦。上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管理部门提出“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指导思想,这种训练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花费上十年时间,将蹦床上的几套动作练得娴熟。
福州市梅峰小学,今年正读小学2年级的余思琪在训练场上练习头球。思琪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这支球队的其他12名成员也跟她一样是打工子弟。据教练介绍,选择外来工的子女是因为她们更会吃苦,灵活性也够,容易出成绩。
对于孩子们来说,体育训练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在于技能的掌控。从射箭来看,目的不在于增强肌肉,更需要用心去感受。气息要尽量的慢而稳,拉弦时不可使出全身之力,肩膀的肌肉必须放松。
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武术所具有的观赏娱乐价值是吸引孩子和家长的重要原因。想练好武术,既需要艰苦的训练,又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感知。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等品质成为武术活动的最高准则与要求。
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孩子们在吃午饭。在体校里孩子们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每天6点半起床进行早读,上午学习文化课,中午午休之后是下午的训练,晚上继续学习文化课到9点,9点半就熄灯休息了。
结束一天的学习训练后,孩子在宿舍看书。几乎所有体校都规定,即便是离学校再近,所有孩子都必须住校,只有星期天才可以回家。封闭式的训练环境是体校的孩子们每天必须面对的。
想成为世界冠军,孩子们必须过关斩将。坚持艰苦训练,参加每年的省市运动会,成绩突出的会被选入省队,成为一名职业的队员。然而,实现梦想的永远是极少数,更多的孩子则被淘汰在赛场之外、却又错失了最佳学习时期。在无法实现冠军梦之后,孩子们再选择普通中学或职业学校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