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山东移民概况 文/正德 来安的山东移民概况 一、山东移民的来历 1、早期的山东移民:历史记载,早在五胡乱中华,衣冠南渡的西晋,山东琅琊(今临沂)就举国南迁,先后侨置今江北江南等地,此间集聚了大量的山东移民。这些山东移民对东晋司马睿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起着重要的作用。西东两晋的山东移民自然也落在了来安境内。其实,在此先后,历代都有山东移民移往来安。来安的山东移民大多居住在来安东北部山区,习惯种植旱粮作物,开山垦荒,自给自足。 2、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山东移民:清末,战乱纷起,民不聊生,山东南下移民剧增,以致在来安东北部山区形成了小规模的“侉子村”。太平天国失败,部分山东籍的太平军流落长山,试图依靠长山的山势天险和民众基础和清廷作最后一搏,但最终没能如愿,被清兵一路追杀至山东境内剿灭,“侉子村”也受到了牵连毁灭。而在民国16—20年前后的山东移民,这批移民数量较多,也主要是由于战乱和山东受天灾人祸闹饥荒迁来。那时战后的来安山区几乎就是无人区,较适合山东逃难人群居住生存。 3、抗战时期的山东移民: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民党调转枪口和日伪一起向新四军、八路军开战,鲁西南战区人口骤减,大部分人口逃荒外地,除一部分逃难闯关东外,另一部分人则“下了南湖”(洪泽湖),其中费县就有近10万难民“下南湖”。整个南下的东西官道上尽是难民拖家带口的队伍。这一年是1942年。也就是这次的山东移民规模最大。现在居住在来安的80岁以上的山东人,大多是那时候逃难而来。抗战时期的山东移民,是“下南湖”山东移民的主要群体。 4、其他时期的山东移民:抗战胜利后,有随南下的干部及其家属,也在来安安家,成为移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山东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山东石匠来来安砌墙、采石,参加来安的兴修水利等建设,有不少山东人在此地娶妻生子,落户来安。当然,还有其他有种种原因移来的山东移民,如山东费县的库区移民等。 二、山东移民在移民地的贡献 山东移民把山东的一些农耕、蚕桑技术和建筑技术早期就带来了移民地。据《来安县志》载,清乾隆年间,来安知县韩梦周(山东潍坊人)就“劝民依山种簸箩树,并募沂兖工人教之蚕织”。另外,山东移民还把山东的一些风俗习惯,礼仪规制等山东文化带到了来安等移民地,使北方文明在来安落地开花。 在历代的民族战争和民主战争中,山东移民都参与并投入到了人民的正义战争中。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移民组织的大刀会曾多次配合新四军、游击队同敌顽进行作战,流血牺牲无数。山东移民更是参与了火烧野牛城、张山集战斗、掩护北撤、支前渡江等群众性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更有更多的移民子弟参军上前线,屡立战功。原杭州军区司令杨兴家将军、原虹桥机场党组书记李元庆等,就是从长山走出的革命家。 在七十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王希功等山东移民子弟也是战功赫赫。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山东移民积极参与祖国大建设。扒来河、修屯仓水库、出夫子去驷马山……在每一个工地上都有山东老侉的声音、身影。 山区人民把好的港冲地让出来打水库给下游人民浇灌,自己开垦山岭薄地耕种。在围区遭遇洪涝的时候,捐物捐粮出劳力,表现出了山东移民的团结友爱精神和博大胸怀。 山东移民中有诸多的好基层干部和社会精英。仅长山就曾有陈俊怀、马成忠、郑挺锋、张宝英、马金春、王元富、崔敬山、高一和等乡长书记,在走出长山的军界精英有王孝贵大校,教育界精英谭善明博士等等。他们都是山东移民的骄傲。 三、来安山东移民的人口和分布和生存状态: 目前,来安山东移民及其后裔约有近10万人左右。 主要分布在来安东北部的长山、大余郢、杨郢、半塔、龙山山区。其中原长山乡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原山东人或山东人后裔。 山东移民虽然来来安有许多年,基本已经融入和接受并习惯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由于山东移民大多集中居住,口音、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却一直保持者山东的主要形态,有些老人甚至还是原生的山东形态。 文 / 李德新(正德) 2015年10月6日 |